找到相关内容302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“菩提萨垛”是什么?

    是印度梵文的名称“菩提萨垛”,音译成中文,简称“菩萨”,所含的意义就是“觉悟有情”。自己对于人生哲理觉悟了,可是对于这世界,对于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,而尽量施以助力。所以中国人说“不俗即仙骨,多情乃佛心。” 这就是菩萨的境界,等于中国人说的圣贤,名称不同,发音不同而已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91177425.html
  • 问:为什么说常住即是一所佛学院?

    常住(梵语nitya—sthita)是诸佛菩萨,乃至一切圣贤僧所居住之圣域,在常住里有弘法利生事业,是实际履行佛法的道场,古来高僧大德时常于佛寺弘宗演教,广度无量僧众,令僧众得度超脱 ,可谓功德无量!常住是清净道场,是力行佛法最殊胜的环境,应学佛所行,遵佛所言,学佛所证之圣域,是故称之为,常住即是佛学院是也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23478045.html
  • 容貌丑陋的十种原因

      1、容易愤怒,喜欢生气。   2、常怀嫌恶与憎恨心。   3、欺诳别人。   4、扰乱众生,使众生心生烦恼。   5、不敬爱父母兄长。   6、不恭敬圣贤。   7、侵夺圣贤维生的东西和田地。   8、把佛塔、佛寺里的明灯弄灭。   9、看见丑陋的人,加以轻视、挖苦或讥笑。   10、狂妄自大,自以为是 。   ...

    218.11.212

    |因果|丑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2233374601.html
  • 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

    于依附性人格。独立人格的内在基础却可以有不同的类型。如果我们放眼于东西方知识精英的人格比较上,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知识精英所提倡的人格,实际上是一种“圣贤人格”,相对而言,西方现代知识分子所践履的或许可称为是“凡人人格”。  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,儒家“内圣外王”的理想正是在追求和塑造“圣贤人格”,其特征是“以天下为己任”、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等。这样的“圣贤人格”,强调的是无私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教育|佛教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2018195589.html
  • 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

    人格。独立人格的内在基础却可以有不同的类型。如果我们放眼于东西方知识精英的人格比较上,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知识精英所提倡的人格,实际上是一种“圣贤人格”,相对而言,西方现代知识分子所践履的或许可称为是“凡人人格”。  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,儒家“内圣外王”的理想正是在追求和塑造“圣贤人格”,其特征是“以天下为己任”、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等。这样的“圣贤人格”,强调的是无私无我,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0153385.html
  •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

    乱吃食物,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。稍长,即令熟读《太上感应篇》、《文昌阴骘文》、《关帝觉世经》,俾知有所师法,有所禁戒。一一为其略说大意,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。幼时如是,愈读书愈贤善,不患不到圣贤地位、光宗耀祖也。否则任性娇惯,养成败类;纵有天姿,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,则读的书愈多愈坏。古今大奸大恶之人,皆是有好天姿大作用之人。只因伊父母、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,躬行实践;止令学文字,为应世谋利禄之据,其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|印光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0821072663.html
  • 怎样才能保持道心不退

    读书人常说:三天不读圣贤书,面目全非。这是说三天不读圣贤书,不接受圣贤人的教诲,烦恼习气都现形了,就面目全非而退转了。我们学佛又何尝不如是呢?三天不读经,三天不听经,我们的烦恼习气决定起现行,想要听经而...

    净空法师讲述

    |道心|不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1826026809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阿弥陀经云:若已生、若今生、若当生,上来虽劝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,未知现今往生净土者有多少人数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净土经云:娑婆世界(梵语Saha-lokadhatu)已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,念阿弥陀佛往生;他方国土,亦复无边无数。又观经所说,韦提希王妃与五百侍女,念阿弥陀佛,皆已往生净土。   非但菩萨声闻缘觉往生净土,历代祖师、高僧大德、优婆塞(梵语upasaka)、优婆夷(梵语upasika)等,念阿弥陀佛,临命终时,得种种自在往生,得种种瑞相往生净土者,其数多得不可具说,如净土圣贤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02112456.html
  • 读书十六观

    亲身经历体悟过,才能懂得。圣人说的,都是他曾经历过的,体悟而得的体会。 【原文】学问,无贤愚,无大小,无贵贱,自是人合理会底事。且如圣贤不生,无许多书册,无许多发明,不成不去理会!也只当理会。今有圣贤言语,有许多文字,却不去做。师友只是发明得。人若不自向前,师友如何着得力! 【译文】学问,不论贤愚、大小、无贵贱,都应是人本来就该懂得的事。如果没有圣贤之人,没有许多圣贤之书,没有许多圣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4945277.html
  •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

    (转)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、不嫉妒别人。 2、看见别人得到好处,心生欢喜。 3、看见别人失去利益,起怜悯心。 4、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,心里高兴。 5、看见别人名誉减损,心里难过,并且想帮助他。 6、发大道心,造佛形像,奉施宝盖。 7、尽心恭敬奉侍父母和圣贤,并对一切众生及神鬼都不轻视! 8、劝别人做广得善缘的事情。 9、劝别人修行广得善缘的事情。 10、看见人缘差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4275336.html